您的位置:首页 > 泡沫加工中心

泡沫加工中心

    “一带一路”十周年!航空工业谱写共同繁荣新篇章

    时间: 2024-03-14 15:35:45 | 作者: bob综合手机版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在习的亲自倡导和推动下,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举世瞩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在习的亲自倡导和推动下,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发展,“一带一路”已成为开放包容、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国际合作平台和国际社会普遍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在今年7月4日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习指出,我们要加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同各国发展的策略和地区合作倡议对接,深入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快口岸基础设施和区域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保障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共同把这条造福世界的幸福之路铺得更宽更远。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十年,是共建、共生、共赢、共享的十年,也是航空工业奋力开拓、闯创未来、蒸蒸日上、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的十年。作为全球性高端产业,航空工业是推进我们国家的经济高水平发展的主力军。在国内,航空工业在贸易促进、产业分工协作、经济协同发展中,拉动了航空客运、航空物流、无人机运输、飞行培训等一系列高的附加价值产业,技术和经济溢出大范围的应用于人工智能、轨道交通、汽车、新能源等高新技术、高端装备领域;在海外,航空工业是促进“一带一路”海外拓展、融合发展、共同繁荣的国家队和排头兵。截至2023年,航空工业下辖100余家成员单位、25家上市公司,连续15年入选世界500强企业,形成了国际化程度高、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强等优势,成为践行我国“一带一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阵地和骨干力量。

  过去十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航空工业紧跟国家“走出去”的步伐,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在这条造福世界的“发展带”和惠及人类的“幸福路”上,充分的发挥航空特色,助力相互连通建设。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号召下,航空工业发挥头部企业链链长优势,立足我国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要求,面向航空全产业链提出了“空中丝路”发展计划,探索实现了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的航空模式。在基础设施相互连通、航空产业融合发展、国产民用产品出口和国际航线拓展等领域取得了累累硕果。

  基础设施建设和联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优先领域。十年来,航空工业坚持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原则,聚焦机场、航空维修设施、航空货物运输设施、高速公路等工程建设,致力于打通“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缺失、瓶颈“路段”,先后在20多个共建国家实施了300余个基建民生项目。习在利雅得会见埃及总统塞西时谈到的“斋月十日城”市郊铁路,是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中埃两国政府双边合作领域里的重点项目。作为中国为埃及建设的首条电气化轻轨铁路,为往返于开罗老城区和新首都的500万居民提供高效便捷的通勤交通服务;埃塞俄比亚航空波音747喷漆和维修双体机库成为非洲该类项目之首;斯里兰卡南部高速延长线项目实现提前移交、提前运营,极大提高公路运输效率;安哥拉内图博士国际机场成为非洲西南部地区最大航空枢纽;“塔吉克斯坦—中国”天然气管道D线持续惠及中亚四国;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国际机场改扩建则助力东非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建设的提速。一个个“国家地标”“民生工程”由图纸变成现实,标志着航空工业对“一带一路”陆海空网四位一体相互连通战略部署的坚定执行,同时也是无数航空人在烈日下、在战乱和疟疾等艰苦环境中,发扬“螺丝钉”精神,胸怀祖国、勇于坚守、敢于担当、不畏牺牲,与沿线各国一道铸成的合作丰碑。

  秉承“共商、共建、共享”核心理念,航空工业牵头组建“空中丝路联盟”,制定了整合资源“走出去”战略,围绕“相互连通”“应急安全”两大主题,聚焦航空基础设施建设、航空网络建设、航空产品贸易三大领域,致力于开创沿线各国航空产业全方位合作新局面。十年来,航空工业联合各方力量,开展深入多样合作,全力支持国内外公司发展通航产业,促进民机贸易和双边适航,带动空港产业园和航空维修基地建设,推动航线网络布局;混合各类资本,采取航空企业增资扩股等形式,积极探索推进航空领域的混合所有制实践,与社会资本实现共赢;推动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相融合,与共建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相融合,与各国人民福祉相融合。2022年,航空工业发布《“空中丝路”计划行动方案》,进一步深化确立了“十四五”期间推进原则和工作目标,围绕“两线一区”重点市场拓展,制定了“打造相互连通系统方案、推动国产民机和航空应急救援装备出口、打造空中丝路联盟等国际合作平台”等七大领域的重点任务和行动项目。

  在国产民用航空器出口和国际航线拓展方面,我国第一款走出国门并实现规模化运营的国产民机“新舟”60,已成为“一带一路”上闪亮的“中国名片”;我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支线的出付,对于建设“一带一路”具备极其重大意义;运12累计销售海外129架,圆满完成坦桑尼亚、哥斯达黎加等多国通勤/公务执飞,保持着良好的海外运行记录;新一代多用途通勤类双发涡桨飞机运12F取得欧盟航空安全局(EASA)型号合格证(TC),助推国产航空器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伴随国产航空器及航空设备走向海外,国际民航运输航线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签署了双边航空运输协定,同时与64个国家保持定期的客货运通航,与东盟、欧盟签订区域性航空运输协定,航班总量占中国国际航班总量的71%,为共建国家乃至全球贸易、旅游业、物流运输和人员往来的互联互通、一起发展注入新活力。

  航空工业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与要求,在实现基础设施、航线拓展等“硬联通”的基础上,将本地化运营、人员培训与交流、标准与体系建设、践行央企社会责任等“软联通”“心联通”作为重要支撑,着力航空制造维修、临空产业等多个领域的产能提升、产业联动,由开拓迈向融合,使共建国家在与中国的合作中形成产业合作良性互动,实现高质量融合发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010年至今,航空工业在肯尼亚、加纳、加蓬等多国新建或升级180余所职业技术学校,每年培训2万余名师生,技能人才就业率高达80%;与此同时,累计在非洲10个国家举办非洲职业技能挑战赛,采用先培训后比赛的形式,涉及普通机械加工、数控机械加工、APP编程、木工、钢筋工和混凝土工技能等专业。专业人才队伍逐步成熟壮大,未来将成为客户和所属国在航线运营中最重要的生力军。十年来,航空工业在“丝路一家亲”框架下,携手国际伙伴培养技能人才、助力培育本土技术能力,以人才培养为共建国家提供“软支撑”,同时通过教学相长的方式促进中国与共建国家开展一系列人文交流与文化沟通,在铺就道路和桥梁的同时,还绘就了国内外的情谊相连、真诚相交。

  在航空标准与体系建设方面,航空工业持续将中国适航法规内容融入产品维护、维修建线、合作运营、监督管理等航空全产业链各环节,全方位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通航飞机研制生产和维护保障体系,帮助各国用户逐步制定并完善本国适航法规,在提升其安全运营能力、减少运营风险的同时,将中国服务、中国品牌、中国信誉融入沿线各国航空产业中;在中国民航局的协助下,“新舟”60飞机陆续获得印度尼西亚、南非等14个国家的适航认证,不断输出国产民用产品,同时让世界认识、认同“中国标准”,为未来更多国产民机走向全球带来深远影响,为共建国家航空产业思想交流、合作深化、凝聚共识和共谋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心相交,成其久远。”航空工业坚持“多予少取、以义为先”的义利观,持续深化“心联通”,将提升当地人民基础生活条件、促进贸易畅通和经济发展与业务开展统筹谋划。在尼泊尔遭遇大地震时,“新舟”60飞机从始至终坚持运营并加密航班,肩负起当地民众心中的“生命航线”;土耳其卡赫拉曼马拉什省连续发生7.8级、7.6级特大地震后,航空工业参与开发、投资、承建的胡努特鲁燃煤电站屹立不倒,为灾区人民稳定提供宝贵的电力供应;斯里兰卡重要民生工程卡塔纳供水项目有效缓解45个村落、22万居民因饮水困难导致肾病高发的明显问题,大幅度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2018年10月,中国救援队搭乘当地“新舟”60飞机,赶赴老挝阿速坡执行抗洪救援;2020年初,新冠疫情席卷全球,航空工业积极驰援境外合作伙伴,将国内捐赠的口罩、手套等防疫物资和抗疫资金及时送到“一带一路”攻坚伙伴手中。主动参与抢险救灾、灾后重建、无偿捐赠行动等一系列超越市场与商业经济价值范畴的举措和影响,将中国企业的担当、中国人民的善良传播到当地,不仅巩固了互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打造了“空中丝路”良好的品牌形象,更促进了各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和支持;打开了空中通途,更实现了人心相通。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提出的第一个全球性、大规模、全方位国际经济合作倡议。航空工业积极做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充分把握经济全球化世界发展大势和时代发展主流,坚定不移走全球化发展道路,继续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深化互利共赢、坚持新发展理念和构建航空产业国际合作新格局三个目标,持续推动“空中丝路”计划落地见效,进一步融入和支撑所在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作出新的贡献。

  航空不仅是发达国家的专利,也是发展中国家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从中亚到非洲,“空中丝路”正跨越山海一步步扩大朋友圈,从多重维度提升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在扩大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领域,航空工业与各国企业未来的发展多层次合作,通过中国经验、技术和设备的输出,拓宽各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路径,使航空产业成为各国经济稳步的增长的有力引擎;在深化科学技术创新合作中,航空工业全面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和智慧化转型,与共建国家互学互鉴,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在相关领域开展技术转移、转让工作;在提升沿线各国人民幸福感方面,航空工业聚焦制造业、房建项目、城市综合体项目、大坝供水项目等与民生福祉息息相关的领域和工程,全方位改善了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助力经济平衡与可持续发展,造福当地民众,赢得了沿线各国人民的赞誉和尊重。

  十年来,航空工业持续推动实现航空产业“走出去”和“引进来”,促进了国内航空制造、航空运输、航空基础设施建设、航空教育和培训等航空领域快速地发展,同时以“空中丝路”为桥梁和纽带,推动实现高质量的国内大循环和更高水平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为中国内陆腹地贸易走出国门注入强劲动能;在海外,航空工业以市场为中心、客户的真实需求为牵引,基于沿线国家国情提供定制化、集成式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方案,推动各国在航空技术创新、产业进步、管理提升等方面取得很明显的成效,助益与沿线各国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航空工业国际化收入从699亿元增长到1497亿元,境外资产从564亿元增长到1488亿元,境外员工从1.58万人增长到3.47万人,跨国指数从9.42%增长到15.6%,在“一带一路”沿线个“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

  从落地生根到开花结果,“空中丝路”不仅提供了货物、乘客运输和资金流动的新路线,更重要的是规划了新的航空产业历史进程,为完善全球治理、增强沿线各国政治互信、助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共同繁荣作出重要贡献。

  共建“一带一路”是习深刻思考人类前途命运以及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推动中国和世界合作共赢、一起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类走向和平繁荣富裕的现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极大提升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广度、深度和水平,搭建了与更多国家和地区经贸交流合作的桥梁,促进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平发展进步力量一直增长。建设“空中丝绸之路”作为“一带一路”的重点建设内容,已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成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站在新的历史方位,航空工业必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出发,凝聚世界各方智慧和力量,将造福世界的幸福之路铺得更宽更远,让更多美好的愿景变为现实。